西安鑫山明,西安水资源论证报告,西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,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管,覆盖全国64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,发现疑似违法违规项目11.8万个。经地方各级现场逐一核查,认定未批先建、未批先弃等违法违规项目5.5万个,水土保持投资91%安排到有脱贫攻坚任务的22个省份,较2018年提高3个百分点,省级分解落实到贫困县的投资较2018年增长25%,以黄河流域为重点,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。各地要切实履行生产建设活动监管责任,严肃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,对一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要挂牌督办,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,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,中央一块钱调动社会投入一块以上,工程建设成本降低20%,治理任务增加21%,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复核、汇总、审查工作,首次发布了全覆盖动态监测成果,对20个省份开展依法履职情况督查,强监管成为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主旋律,抓好人为水土流失卫星遥感常态化监管,组织开展覆盖全国范围的生产建设活动卫星遥感监管,各地要至少加密一次,确保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都能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,水土保持工程监督检查办法等13项制度标准,就生产建设项目监管、治理工程督查、监测等具体“管什么、谁来管、怎么管、管不好怎么办”作出明确规定,要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管责任、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主体责任、“三个责任人”责任,对发现问题严格追责,建立水土保持信用评价机制,实施联合惩戒。健全责任体系。开展水土保持履职情况逐级督查,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,加大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和6度以上坡耕地治理力度,做好贫困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,总结推广以奖代补试点经验,完成年度5.4万平方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任务,制定出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法、水土保持问题分类及责任单位责任追究标准,召开了新闻发布会,发布了《中国水土保持公报》。1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,广泛宣传了近年来水土保持工作成效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舆论反响,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水土保持指标的依据。推动24个省份出台省级**对市县**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,11个省份开展考核工作。地方**水土保持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。